史上最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手册——家庭篇发表时间:2020-02-25 18:30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,2月2日0—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829例,新增重症病例186例,新增死亡病例57例,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7例,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。 累计死亡361例,累计治愈出院475例,累计疑似病例21558例,确诊病例17238例。 划重点 01 家居环境及日常清洁与消毒 1.家居环境如何做 每天开窗通风,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釆用排气扇等 机械通风;每天清洁家居,保持家居环境 和物品清洁 卫生。 2.日常清洁与消毒如何做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,预防性消毒为辅,应避 免过度消毒,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。 划重点 02 个人防护知识 洗手篇 壹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? (1) 勤洗手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 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。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 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立即洗手。 (2)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。咳嗽或打喷嚏时, 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 打喷嚏后洗手,避 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 (3)增强体质和免疫力。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 作息规律,避免产生过度疲劳。 (4)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。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 少于3次,每次20-30分钟。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, 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。 (5)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 吸道感染患者。 (6)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、流涕、发热等, 应居家隔离休息,持续发热不退或 症状加重时及早就 医。 贰 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之一。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、WHO及 美国CDC等 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(流水)充分洗手。 叁 正确洗手需要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(内):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,涂抹洗手 液(或肥皂),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相互揉搓; 第二步(外):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; 第三步(夹):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; 第四步(弓):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,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; 第五步(大):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 拇指旋转 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; 第六步(立):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,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双手交换进行; 第七步(腕):洗手腕、手臂揉搓手腕、手臂,双手交换进行。 肆 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(1) 传递文件前后 (2)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(3) 在制备食品之前、期间和之后 (4) 吃饭前 (5) 上厕所后 (6) 手脏时 (7) 在接触他人后 (8) 接触过动物之后 (9) 外出回来后 伍 旅途在外没有清水,不方便洗手,怎么办?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。人冠状病毒 不耐酸不耐碱,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 敏感。75% 酒精可灭活病毒,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 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 替代方案。 口罩篇 壹 口罩怎么选择? 选择一:一次性医用口罩,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, 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; 选择二:N95医用防护口罩,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, 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。棉布口罩、海绵口罩均不推荐。 贰 正确使用口罩 (1) 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,正面应该朝外,而且 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。 (2) 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,也就是 颜色比较浅的一面,除此之外,要注 意带有金属条的 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,不要戴反了。 (3) 分清楚口罩的正面、反面、上端、下端后, 先将手洗干净,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 后,将两端的绳 子挂在耳朵上。 (4) 最后一步,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, 将口罩佩戴完毕后,需要用双手压紧 鼻梁两侧的金属 条,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,然后向下拉伸口罩,使口 罩不留有褶皱,最好覆 盖住鼻子和嘴巴。 叁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。 (1)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,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, 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。 (2) 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 成不适感,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,应 寻求医生的专业 指导。 (3)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,其脸型小,选择儿 童防护口罩。 壹 对于丢弃的口罩,如果是在医疗机构内,请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,扔到黄色的“医疗废物”垃圾箱, 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垃圾收集并进行消毒处理。 对于医疗机构之外,普通人戴过的口罩,有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可能性很低,建议像擦过鼻涕的纸巾一样,折后扔进标有“其它垃圾”的垃圾桶即可。 居家隔离者用 过的口罩,请在弃置前用水煮沸10-15分钟后再投放至 “其他垃圾”的收集容器中。 最后请记得用洗手液或肥皂认真洗手。 划重点 03 居家防护知识 壹 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? (1)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,适量运动、保障睡眠、 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; (2)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 用纸巾掩住口鼻,经常彻底洗手,不用脏手触摸眼睛、 鼻或口; (3) 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; (4)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(如发热、 咳嗽或打喷嚏等)的人密切接触; (5)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,如 必须去要佩戴口罩,与别人谈话时尽 量保持1米以上 距离,回家后请第一时间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 含乙醇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。到医 院回来尽量先洗 澡,换洗衣物; (6)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; (7)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,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 熟、煮透; (8)毛巾采用一人一巾一用原则,使用后悬挂于 通风干燥处; (9)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,用过的纸 巾、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里,每天清 理,清理时 扎紧塑料袋口,再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; (10)密切关注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出现此类症 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。 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,我们怎么吃才好? (1)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;要从正 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,食用禽肉、蛋奶时 要充分煮熟。 (2)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。处 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。 (3)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,如果肉食在食品制 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,也可安全食用。 叁 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病毒感染? (1)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 动物接触。 (2)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;在人多 的地方,商场、公交车、地铁和飞机等地 方都是人流 密集处,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。 (3)咳嗽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 遮住;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 箱内;咳嗽 打喷嚏后,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。 (4)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,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 道感染症状,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,及时 到医院就诊。 (5)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。 肆 到生鲜市场采购,如何预防病毒感染? (1)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,用肥皂和清水洗手; (2)避免触摸眼、鼻、口; (3)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; (4)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、垃圾废水接触。 伍 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(1)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。 (2) 限制看护人数,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。拒绝 一切探访。 (3) 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,如条件不允许, 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。 (4) 限制病人活动,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 域最小化。确保共享区域(厨房、浴 室等)通风良好 (开窗)。 (5) 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,口罩 紧贴面部,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。口罩因分泌物变湿、变脏,必须立即更换。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, 进行双手清洗。 (6) 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 后,进行双手清洁。 陆 家庭成员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干咳及胸闷 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时该如何做 (1) 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。尤其是小孩、老人、孕妇、有基 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。 (2) 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。 (3) 可疑患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,与无症状 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,避免近距 离接触。 (4)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,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 接触者,应接 受14天医学观察。 (5) 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和参加集体活动。 (6) 家具表面、厕所要用消毒水消毒、抹洗。 柒 密切接触者家庭应如何消毒 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,每天频 繁清洁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, 如床头柜、 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。至少每天清洁、消毒浴室和厕 所表面一次。 使用普通洗衣 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 衣物、床单、浴巾、毛巾等,或者使用洗衣机以60 至90摄氏度和普 通家用洗衣液清洗,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。 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。不要甩动衣物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。密切 接触者出现明显症状送院治疗后,家居环境应 及时由 属地疾控机构组织进行终末消毒。 捌 密切接触者隔离场所有哪些要求 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居家隔离,无条件的患者(如 外地来深无固定住址、流浪等)可进行 集中隔离。 居家隔离要求:通风良好的单间(优选),与病人保持1米以外 床间距(替代);日常家居消毒;佩戴口 罩、手消毒;限制亲朋好友探视,限制病人活动区域,避免共用牙 刷、毛巾、餐具等物品。 集中隔离要求:距人口密集 区较远,相对独立,通风良好;具有一定规模,能满 足密切接触者单间集中 隔离的要求;保证隔离人员的 饮食、饮水卫生,饮食采取集中配送、隔离间内单独 就餐的方 式;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,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;原则上不得探视,不得使用空调系统。 划重点 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 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,WHO命名 2019-nCoVo。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 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,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。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,例如老年人、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、有慢性病人群,感染后病情更重。 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(包括手 污染导致的自我接触)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。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。 会人传人吗 会。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,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,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。 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:一般认为直径>5u m的含水颗粒,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(一般为1米)进入易感 的粘膜表面。 飞沫的产生: (1)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。 (2)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,如:吸痰或气管插 管、翻身、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 肺复苏等。 什么是接触传播、 直接接触 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。 (1)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。 (2)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。 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如何定义 怎样区分密切接触者:是指与病例(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) 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: (1) 与病例共同居住、学习、工作或其他有密切 接触(在同一办公室、班级或宿舍的 人员)的人员。 (2) 诊疗、护理、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 施的医护人员(指接诊时未按规范做 好个人防护)、 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(指在距离2米 范围内,未佩戴医用外科 口罩或未正确佩戴医用外科 口罩)的人员。 (3)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。 (4)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 员(指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 近距离接触人员, 如与病例同乘航班前后3排乘客和同机组人员、火车 及高铁同节车厢前后3 排乘客、汽车同乘全部人员)。 (5)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 人员。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由区疾控中 心判定。一般接触者:是指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判定,除 密切接触情形外,与病例(疑似病例和确 诊病例)同 处一个大的公共场所、同一公共交通工具等同一空间, 距离超过2米的人员。社区 通常发现的湖北(武汉) 抵(返)深人员若无症状可归入一般接触者。 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(包括医护人员)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。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。 一旦出现任何症状,特别是发热、呼吸道症状如咳嗽、呼吸短促或腹泻,马上就医! 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(1)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,要提前通知医院,将 前往医院。 (2) 前往医院的路上,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。 (3)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,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 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,如果可以,路上打开车窗。 (4)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 进行双手清洁。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 坐着时,尽可能 远离其他人(至少1米)。 (5)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 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、消毒。 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,可合并轻度干咳、乏力、呼吸不畅、腹泻等症状, 流涕、咳痰等症状少见。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,仅表现为头痛、心慌、 胸闷、结膜炎、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,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。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 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病例 (1)流行病学史: ①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 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; ②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 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 吸道症状的患者; ③有 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。 (2)临床表现: ①发热; ②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; 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,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。 有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1条,以及符合临床 表现中任意2条,为疑似病例。疑似病例,采集痰液、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。 划重点 05 就医流程 壹 何时救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 热、乏力,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,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 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 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。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。多数患者为中轻症, 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如出现发 热、乏力、干咳表现,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。 但如果出现: ①发热(腋下体温超过37. 5°C)、咳嗽、 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; ②且发 病前14天内有 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 居住史,或发病前14天内 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 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 患者,或有聚 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 行病学关联;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、诊治。 贰 就医注意事项 (1)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,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 诊的定点医院。 (2) 前往医院的路上,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。 (3)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,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 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,如果可以,路上打开车窗。 (4)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 进行双手清洁。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 坐着时,尽可能 远离其他人(至少1米)。 (5)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 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 洁、消毒。 (6)就医时,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 程,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 和居住史、肺 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、动物接触史等。 叁 对于普通的发热病人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普通的发热病人,无咳嗽、气促等症状,且 无流行病学史等,可就近前社康中心就医, 就医期间做好个人防护,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,避免增加交叉感染风险。 劲葛琳克——源自台湾的专业0-6岁婴幼儿学苑 我们相信「爱与学习」是成长的原动力 因此,我们全体老师及家长 以「爱」和「学习」为主轴 我们深深的了解 和孩子一起感受劲葛琳克的好 小班定制课程,全年随时入学 |